图书分类

上市新书

图书评介

评郝月梅“由由和小胖”系列

书评内容

评郝月梅“由由和小胖”系列

谭旭东

郝月梅的儿童小说写得非常好。十多年前,我就在江苏《少年文艺》上读过她的一些短篇,后来又陆续读过她写的“小麻烦人儿”系列、“搞笑鬼王闹”系列和《高第街56号》等作品,写过好几个评论。郝月梅的作品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非常流畅鲜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活泼,叙述技巧圆熟中透出机智,融审美、趣味和教育为一体,充分展示了童心世界的可爱与可贵。

    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由由和胖胖”系列,是郝月梅的新作,也是值得推荐的好书,它延续了作家一贯的幽默风格,但在读者定位上更加准确,而且显示出作家艺术上的某种转型。它由《住在地里的小房子》、《和小鸡一块冒险》两本小中篇组成,每本4万字,是作者专门给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写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八岁的小孩子。一个是女孩由由,另一个是男孩子小胖,他们都是城市里的孩子。暑假来临,父母亲把他们送到了乡下,他们在乡下度过了快乐而不同寻常的时光。具体来说,《住在地里的小房子》的故事是这样的:暑假来临,小胖父母为假期儿子无人看管发愁,怕小胖上网成瘾,怕小胖去游泳危险,怕小胖闯祸……正巧,小胖爸爸的朋友老白从乡下来,于是小胖和由由便跟随老白,去了一个叫猫耳朵洼的村庄。在去猫耳朵洼的路上,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也遇到了许多有趣的奇景异事。比如月下抓刺猬,小房子里遇到神奇的大鸟,毛驴拉车等等。孩子能走进农村,走进大自然,在山村和田野的怀抱中去观察,去思考,去释放自己的天性,去学习平时在课堂和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这对城里的孩子而言实在是一项很大的“福利”。让小读者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是这个故事的主旨。而《和小鸡一块冒险》的故事是这样的:由由和小胖暑假寄住在白婶家里,每天的“工作”是观察鸡,挑逗狗,玩弄猪,搞得白叔家每天都是鸡飞、狗跳、小猪叫的状况。在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中,所有的人都遗憾地发现,两个孩子返城的日子悄然而至……

    这两个故事,给我的阅读感受是,作家不但向孩子展示了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差异,把乡村人的淳朴和真诚刻画了出来,而且也展示了童心世界的可爱与可贵,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些社会现象与教育问题,这些是那些以“班级故事为核心”的儿童小说所难以比拟的。就拿《和小鸡一块冒险》来看,它的叙述技巧很熟练,故事情节布局得特别好。由由和小胖从城里来到了位于猫耳朵洼村里的白叔家,他们是月夜到达白叔家的。作家一开始描述的是他们对月光下的房子和小鸡的好奇。在这里,作家不是先把一路上看到的乡村的景物描绘出来,而是把小说的重点放在“表现”这两个字上——突出表现两个孩子的好奇心,这也是符合儿童小说的特点的,而且作家记录的是两个八岁孩子的故事,好奇心既是他们的生命特征,也是他们从城市走进乡村的自然心理反映。因此,一开始就表现两个孩子的好奇心,就给读者一种真实可信而且也具有艺术性的品质。更让读者惊奇的是,作家一开始还把小胖逗狗而造成的尴尬活灵活现地叙述了出来,让读者一下子就进入了趣味天然的童心世界。一个男孩假装男子汉去逗狗,本想显示一下自己的胆量,结果呢?被狗一叫一跳,就吓得拼命躲藏,而且掉到了粪坑里,在众人面前出了丑。这不是一场闹剧,倒是一次童心的预演。它告诉读者,在纯真的童心世界里,正拉开着一幕内涵丰沛、富有感染力的童年轻喜剧和乡村孩子的游戏。故事的后面,当小胖、由由和小芹及村里的几个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强行抱着小芦花鸡去玩斗鸡游戏时,儿童好奇心和游戏心理趋势下的生命行为就都变得既有趣味,又有情感,还有审美价值了。

    在阅读“由由和小胖”系列时,我也很惊讶于郝月梅对乡村生活的熟捻和对儿童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儿童形象非常传神的塑造。在《和小鸡一块冒险》里,作家把乡村人物的性格和他们生活的节奏都表现出来了,在刻画由由和小胖性格的同时,还展现了小芬、小芹、六子等一系列儿童形象,他们每一个都非常立体感人,给人印象深刻,让读者找到了城里孩子难得的游戏精神和淳朴本相。在《住在地里的小房子》里,作者对由由驾车、搜索小田鼠、追稀奇鸟、抓偷瓜贼等历险和冒险行为的描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展示了儿童的智慧,也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家视野的开阔,生活体验的丰富。另外,这两个故事里,作家对动物的形象描绘也生动传神,如《和小鸡一块冒险》里白婶家的矮脚老母鸡、大公鸡、小芦花鸡和《住在地里的小房子》中的小田鼠、小刺猬,等等,它们都各有特点,与儿童的行为相映成趣。

    近几年,儿童文学颇有热销趋势,而且儿童小说,尤其是校园生活故事都容易做成畅销图书,郝月梅没有在校园生活故事里转悠,而是到更为广阔的儿童生活环境里去寻找素材,汲取艺术的灵感,塑造更为立体的儿童形象,我觉得这是很可贵的。相信“由由和小胖”系列会让人眼前一亮,刷新读者的审美经验,让小读者快乐地享受美的熏陶、爱的启迪。

上一篇:水墨东北的生命歌咏——读薛涛的长篇新作《虚狐》
下一篇:《我们小时候》编者的话